李海金
来源:管理员  本站发布时间:2019-07-03  点击次数:
姓名:
李海金

6{M)MWF{LF`)F{II1]%[`G4.png

性别:
职称: 教授
电子邮箱:
305284878@qq.com
研究方向: 基层治理与社会发展

减贫与发展

中共党史

党建与社会治理


基本简历:


    政治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地大分中心研究员。

    2010-2011年,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客座研究员。

    2014-2015年,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


著作:

1.《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选编》,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主持编写)

2.《以民主促进和谐——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作者之一,负责第二章、第三章,共计17万余字)

3.《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案例研究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二作者,国家社科基金出版资助项目)

4.《身份政治: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以土地改革以来鄂北洪县为分析对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独著)

 

论文(主要):

1.《权力运作视野下贫困瞄准偏离与优化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通讯作者)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脱贫的历史进展与发展趋向》,《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8年第12期全文转载。《党史博览》2019年第2期摘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贫困减少的变迁与特点》)。(第一作者)

3.《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民需求偏好与地方政府治理——基于中部X省综合农业现代化项目实施过程的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二作者)

4.《从“阶层论”到“阶段论”:对当前农民发展过程中角色矛盾的再思考》,《人文杂志》2018年第8期。(第二作者)

5.《乡村过疏化进程中的村落发展与治理创新:日本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日本高知县四万十町的案例研究》,《中国农村研究》2018年上卷。(通讯作者)

6.《扶贫“措施到户精准”的挑战与应对》,《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1日第7版。(第一作者)

7.《城镇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日本的经验与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7期,第186-193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期转载。(独著)

8.《社区治理中的公共空间:特性、价值与限度——基于武汉市W社区论坛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6期。(独著)

9.《构建中国的益贫性社会保护政策框架》,《国家治理》2016年第5期(总第77期,周刊,2016年2月7日出版)。(独著)

10.《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战略创新——以武陵山区为例》,《中州学刊》2015年第12期。(第一作者)

11.《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路径与机制:多维视角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独著)

12.《改革以来单位社会的变化、问题与治理走向——立足于民主治理与社会和谐的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独著)

13.《协商民主与社区自治——基于武汉市W社区论坛活动的分析》,《党政研究》2014年第4期。(第一作者)

14.《我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应对机制——基于企业民主治理视角的分析与思考》,《中州学刊》2014年第2期。(第一作者)

15.《社会化视角下农民的经济压力与幸福感》,《兰州学刊》2013年第7期。(第二作者)

16.《新世纪初中国惠农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载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13年卷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二作者)

17.《农村社区建设: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与治理体系的双向构建——以武汉市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为分析对象》,《社会主义研究》2012第6期。(第一作者)

18.《农户交往社会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以豫东任村为分析对象》,《中州学刊》2012年第2期。(第二作者)

19.《惠农和社会保障政策:运行逻辑与减贫效应——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求实》2012年第6期。(第一作者)

20.《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一个新议题》,载黄承伟、陆汉文主编:《灾害应对与农村发展:“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及实践”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二作者)

21.《集体化时期农民政治身份及其影响的变迁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2期。(独著)

22.《农村低保政策的协同与衔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2日第240期第14版。(第一作者)

23.《灾害治理、政治动员与政治重建——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例》,载黄承伟、陆汉文主编:《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进程与挑战》(“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一作者)

24.《身份政治: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对土改时期阶级划分的政治社会学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中大政治学评论(第6辑)》(肖滨主编,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和《中国公民身份:历史发展与当代实践》(郭忠华主编,格致出版社2014年版,第25-49页)分别收录。(独著)

25.《乡土文明、社会发育与基层民主的生长——广西宜州市合寨村调查记事》,载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10年卷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独著)

26.《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中州学刊》2010年第3期。(第一作者)

27.《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转型与体系嬗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

28.《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参与——以武汉市W社区论坛为例》,《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独撰)

29.《“阶级成分”:农民政治身份的颠覆与重构——一项国家整合机制的分析》,载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独著)

30.《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的行为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载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二作者)

31.《“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侧重于土地改革时期的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独撰)

32.《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体育科学》2007年第10期。(第四作者)

3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0期篇目辑览。(独撰)

34.《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中的“武汉经验”——对武汉市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考查与分析》,载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农村建设之重》,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作者)

35.《以城带乡: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城市化走向——以武汉市双柳“乡改街”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独撰)

36.《我国村务公开的问题剖析与对策探讨》,《理论界》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

37.《略论行政立法不作为及其救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第二作者)

38.《官僚制及其演变——兼论我国公共行政的变革路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期。(独撰)

 

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扶贫资源配置与优化研究”。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财政项目“特殊困难地区和群体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国际经验”。

国务院扶贫办重大项目“贫困县摘帽案例研究——重庆市黔江区”。

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项目“习近平扶贫论述研究——扶贫扶志专题研究”。

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项目“编写出版《扶贫扶志的理论与实践》教材”。

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项目“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工作评估”。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贫困农民的代际更替与脱贫机制研究:以湖北省为中心”。

民政部“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研究课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镇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江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江西省综合农业现代化项目(世界银行)交付科学研究”。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财政项目“《国际减贫动态》社会发展项目”。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以公共参与推动社区治理——湖北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参与研究”。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产业扶贫规划与扶贫政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型城乡关系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武汉城市圈为例”。

 

奖励:

《村民自治体系和自治功能的调适与优化研究——以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为导向的政策思考》,民政部2015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

硕士学位论文《公共参与中的社区生长——以武汉关社区论坛为例》,湖北省2006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