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来源:学习时报  本站发布时间:2019-09-28  点击次数:

  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和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政治方向,为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目标,凸显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与作用。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命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基本经验。总结70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第二,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第三,必须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第四,必须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立场,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未来展望。梳理70年的文化建设,除却具体的人与事外,更要注重把握其背后所积淀的传统。所谓传统,是因为它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融入到当下现实之中。要讲清楚70年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须对传统进行再塑,并赋予其新内涵。溯古可知今,亦当鉴来者。我们要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底蕴和文化滋养的文明大国之复兴。我们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