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发展新时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9-09-28  点击次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生态文明建设见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建设了完整的环境保护管理架构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形成较为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干部考核制,以及庞大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与科研体制,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王利华表示,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陆续开始了大规模的河流治理、植树造林、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三废”污染调查和“变废为宝”等重要工作,为当代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兴起奏响了序曲。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被提上国家管理议事日程,进而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展开。

  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看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现代化、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大国的同时,基本保持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稳定并趋于改善。第二,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与机制。第三,积极参与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社会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合作,并逐渐成为其中的引领性角色。第四,逐渐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从而使得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政策议题的系统性思路与方案。

  “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环境保护事业有序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红贵介绍,生态文明理念逐步确立;污染治理成效不断显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大幅提升;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自然保护区迅速增加,湿地保护体系逐步形成,荒漠化沙化趋势逐年好转;生态林业建设效果显著,林业投资持续增加,植树造林工作成果丰硕,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大气治理效果显著,全国空气质量逐年提高,温室气体排放大幅降低;水污染治理效果显著,河流水质不断改善;农村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农村人居环境日益得到改善;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节能降耗取得巨大成效。

  谈到我国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时,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黄贤金认为,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人们对于“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越来越有信心;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更具有可持续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宪法,为构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提供了有效保障;以国土空间治理为抓手的生态环境建设更具可实施性,尤其是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长江大生态保护等有关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或战略的实施,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