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思想
来源:《党的文献》2018年第4期  本站发布时间:2019-06-28  点击次数:

[摘要]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五条指导原则,即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方针,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经济、综合要素生产率和发展新动力的变革,着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要重点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重大部署;是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基于我国经济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关键期,而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经济方面的总部署,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导原则

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用“两个坚持”“一条主线”“三个变革”“四个协同”“三有机制”高度概括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导原则。

第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高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提高效率效益是发展的永恒主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人民日报》2017年12月9日。】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着力改变过去主要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动、规模扩张的思维定式、行为惯性、路径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多、杠杆过高、风险加大、效益低下、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优势转变。同时,还要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效益与速度的关系,按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要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抓住机遇奋力前进的主动作为。习近平指出:“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55页。】因此,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边际投入效率递减背景下,迎接新时代经济变革趋势所提供的战略机遇的不二法门。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既有需求方面的问题也有供给方面的问题,既有总量方面的问题,也有结构方面的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供给失衡、实体经济和房地产发展失衡、供给质量和供给数量失衡等问题,导致经济运行不够顺、质量效益不够高,等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主动减少或去除没有市场需求的产能,积极创造适应市场需求的产能,努力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着力推动我国市场产能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由静态供需平衡向动态供需平衡的转变,不断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一个必须跨越的关口。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人民日报》2018年3月8日。】推动质量变革,就是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各领域、各层面的发展水平。推动效率变革,就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全面提高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推动动力变革,就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这三个变革,必须切实把提质增效放到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融入经济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经济建设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下一步战略目标的描述没有使用百分比增速或“翻番”的提法,这表明我们将追求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速,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改变了过去重视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目标要求,把发展的目标放在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方面。

第四,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基,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共同构成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对此,我们必须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作为支撑,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持续驱动力;必须以现代金融为保障,在切实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安全高效、功能多样、成本合理的融资服务,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输血功能;必须以人力资源培育为支撑,积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建设创新型、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大军,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各类实用型人才。

第五,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应尽职责。具体而言,就是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达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的目标要求。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

习近平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民日报》2018年2月1日。】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要从产业、市场、收入分配、城乡区域、绿色发展、全面开放等六大体系入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紧扣中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深入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体化推进可行路径,力求理论上不断取得创造性新突破,实践上不断取得实质性新进展。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着眼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战略目标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任何一方面出现短板,都会拖其他领域发展的后腿,从而影响整个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水平。必须把金融、人才、科技等要素组合起来,以质的适应性、量的均衡性、时间的有序性、空间的聚合性和配合的协调性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才能进一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着眼于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这需要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破解政策执行中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261页。】,进一步构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经营公平、消费自主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也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这是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培育和发挥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互动、城乡互动,达到区域城乡优势互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塑造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这是新时代一项标志性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要求。通过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体系。

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这是党的十九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要求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求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

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这是完善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要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健全市场机制,破除垄断,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作了专门阐述,他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全党一定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他进一步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人民日报》2018年2月1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进行概括和归纳。“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每一个条目、每一项内容,都是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引。例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求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切实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同时,要打破传统的唯速度、唯GDP论英雄的评价思维,转变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着力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努力补齐民生短板,尽可能让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理念;坚持开放发展,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开放型经济,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和有机组成部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就是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从社会生产发展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社会生产能力也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据统计,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余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为19.8%,居全球第一,2015年这一比重进一步提高至25%。【参见《十八大以来新发展新成就》(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2页。】因此,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总体上已经发生转变。从人民需求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61页。】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看,不平衡是从发展的领域范围讲的,主要指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之间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不充分主要是针对发展的层级和质量讲的,主要指一些行业和一些方面的发展尚欠缺或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就是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良性互动,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虽然,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必须认识到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着较大差距。这就要求必须牢牢把握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事业线,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努力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科学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基于我国经济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从经济增长速度看,我国经济增速已经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1979年—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近年来保持在6.7%—6.9%区间;从经济结构看,我国经济结构已经由以发展中低端产业为主开始向培育发展中高端产业为主转变,2013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持续增高;从经济增长动力看,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传统的投资、出口拉动转向创新驱动,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参见《经济日报》2017年11月30日。】但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存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黑天鹅”“灰犀牛”“木桶效应”等风险考验。只有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着力攻坚克难,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努力方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着眼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

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习近平指出,产业是经济之本,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参见《人民日报》2018年3月20日。】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人民日报》2018年2月1日。】

当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更加深人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指出:“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0日。】应该努力让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动能。习近平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人民日报》2018年3月8日。】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习近平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沿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核心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开始显现“领跑”态势。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时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补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体制机制、创新氛围方面的短板,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第三,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塑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以提升区域协同性发展为目标,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第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习近平指出:“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经过多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已经稳固搭建起来,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改革的进一步破冰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工夫,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习近平指出:“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我们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我们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推进经贸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为抓手,走向国际开放合作最前沿,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7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影响显著增强,但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出口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人均利用外资数量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境外投资的非理性和管理的不规范问题突出。因此,客观上需要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培育和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总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习近平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如期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作者:何磊,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副教授,陕西延安716000)